问题 | 公诉词与起诉书的区别是什么? |
释义 | 起诉书和公诉词在概念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起诉书是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的司法公文,包括被告人的基本情况、案由、事实和指控等。公诉词是在法庭辩论阶段的公开演讲意见,包括对证据的分析、对犯罪行为的定罪及处罚建议,以及法制宣传工作。 法律分析 结论:概念不同,内容不同。 解析: 1、概念不同 (1)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犯罪并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一种司法公文。 (2)公诉词是出庭支持公诉人员在一审法庭辩论阶段,对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向法庭所作的公开演讲意见。 2、内容不同 (1)起诉书包括被告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案件事实、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四个方面。其中,起诉的根据和理由部分必须写明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和犯罪的性质,这也就是诉的指控。 (2)公诉词包括:结合法庭调查情况对证据进行分析论证,证明起诉书对被告人犯罪的指控是正确的;从法律上进行分析论证,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提出定罪及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的意见;针对被告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作必要的法制宣传工作。 拓展延伸 公诉词和起诉书的区别及其影响 公诉词和起诉书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公诉词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时所使用的书面材料,其中包含了犯罪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等内容。而起诉书则是指法院根据检察机关提供的公诉材料,决定是否立案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的书面文件。 公诉词和起诉书的区别在于其主体和目的不同。公诉词是由检察机关起草,旨在向法院提交起诉申请,以实现对犯罪嫌疑人的追究责任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起诉书则是由法院根据公诉词的内容进行编写,是法院对案件的审查和决策结果。 这两者的区别对刑事诉讼具有重要影响。公诉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案件的立案和审理,它应当准确、全面地陈述犯罪事实和证据,确保起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起诉书的内容则决定了法院是否接受起诉、是否开庭审理,以及最终的判决结果。因此,公诉词和起诉书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对于案件的审理过程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之,公诉词和起诉书在刑事诉讼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区别及其影响体现在案件的立案、审理和判决过程中,对于确保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起诉书和公诉词在概念和内容上存在明显差异。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的司法公文,包括被告人的基本情况、案由、事实、起诉根据和理由等。而公诉词是在一审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员对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所作的公开演讲意见。它们的区别对于案件的立案、审理和判决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确保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七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百零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