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骗保,骗保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又有哪些? |
释义 | 骗保行为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以参保人名义住院的非参保个人,被允许或诱导入院;二是将原本应由参保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申报为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三是将原本适合门诊治疗的参保个人,强制收治住院;四是采用重复挂号、无指征治疗、分解住院等方式,提供过度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这些行为都属于骗保行为。 法律分析 骗保行为具体包括:允许或者诱导非参保个人以参保人名义住院的;将应当由参保个人自付、自费的医疗费用申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挂床住院或将可门诊治疗的参保个人收治住院的;采用为参保个人重复挂号、重复或者无指征治疗、分解住院等方式过渡医疗或者提供不必要的医疗服务的等行为。 拓展延伸 骗保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骗保行为是指个人或组织故意提供虚假信息、伪造证件或以其他欺诈手段获取保险公司的理赔金或保险金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骗保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一旦被发现,可能导致保险合同无效、赔偿金额被追回,并可能面临罚款、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为了应对骗保行为,保险公司加强了风险评估和审核程序,加大对骗保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法律也对骗保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大了处罚力度,以维护保险市场的公平和健康发展。保险消费者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避免参与任何骗保行为,以免承担法律责任。 结语 骗保行为严重违法,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保险公司已加强风险评估和审核程序,对骗保行为进行打击。法律规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以维护保险市场的公平和健康发展。作为保险消费者,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避免参与任何骗保行为,以免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