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了解诉讼程序关键点 |
释义 | 贷款案件审查需提供书面收据,否则不受理。法院根据借贷关系明确与否决定缺席判决或中止诉讼。贷款人应保存借款合同等明确借款关系的证据,以避免案件中止。 法律分析 1、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在审查贷款案件诉讼时,应当要求原告提供书面贷款收据;没有书面贷款收据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不予受理;2、法院是缺席判决还是中止诉讼,取决于“借贷关系是否明确”。借款关系明确的,法院将缺席判决;借款关系不明确,事实难以查清的,诉讼中止。因此贷款人应保留借款合同、借款凭证等“明确借款关系”的证据,否则一旦借款人失踪,案件将无限期“中止”。 拓展延伸 诉讼程序的流程与要点 诉讼程序的流程与要点涉及诉讼案件的各个阶段和关键要素。一般而言,诉讼程序包括起诉阶段、答辩阶段、举证阶段、庭审阶段和判决阶段。在起诉阶段,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状;被告在答辩阶段提交答辩状,对原告的主张进行回应。举证阶段是双方提交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庭审阶段是法院进行听证、质证和辩论的阶段。最后,在判决阶段,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做出裁决。要点包括起诉状和答辩状的准备、证据的收集和保全、庭审的准备和辩论技巧等。熟悉诉讼程序的流程与要点对于参与诉讼的各方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顺利进行案件的处理。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贷款案件的审查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提供书面贷款收据或必要的事实依据。否则,法院将不予受理。此外,法院的缺席判决或中止诉讼将取决于借贷关系是否明确。贷款人应保留明确借款关系的证据,如借款合同和凭证。否则,一旦借款人失踪,案件可能无限期中止。了解诉讼程序的流程与要点对于参与诉讼的各方至关重要,包括起诉状和答辩状的准备、证据的收集和保全、庭审的准备和辩论技巧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成立时间】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