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在职务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法行为。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工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对职务犯罪的惩治力度; 3.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职务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八条 职务犯罪中职务犯罪分子在执行职务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人民团体的财物侵吞、窃取、抢夺、毁损或者以其他方法侵占的,应当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或者盗窃罪等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四十四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违反宪法、法律、法规的;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贿赂或者挪用公款的; (三)违反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十四条 国家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对监察对象实行监察,发现监察对象违反宪法、法律、法规或者破坏党和国家机关工作机制、侵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等行为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及时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