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虚拟财产的形态是什么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网络虚拟财产的形态和民法典对虚拟财产的保护。虚拟财产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和网络寻呼等产品中形成的人物形象和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装备等虚拟财产。民法典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包括技术保障水平、保管责任、侵权责任等。虚拟财产的特点包括客观非物质性、可支配性和有限的空间性。 法律分析 网络虚拟财产的形态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以及网络寻呼等产品。包括长时间虚拟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于网络游戏的盛行,虚拟财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拥有的各种装备等等,这些虚拟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现实中的财产。 二、民法典对虚拟财产的保护 民法典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如果运营商在合同中约定了对玩家虚拟财产的技术保障水平,而玩家以低于这种技术保障水平的手段就窃走了别人的虚拟装备,那么运营商要为此承担违约责任。如果运营商约定为玩家保管虚拟装备,即使玩家用高于运营商技术保障水平的手段窃走了别人的虚拟装备,运营商也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玩家与运营商的合同中没有这类约定,那么就要考虑是否还有其他与现实社会关系相联系的事实作为审理本案的依据,否则,就要考虑玩家是否只能在虚拟世界寻求救济了。至于运营商是否在网络游戏环境中设置了虚拟警察和虚拟法院,这就要看运营商对虚拟世界中社会分工的技术能力、商业眼光和价值判断了。 三、虚拟财产的特点 虚拟财产的特点: 1.客观非物质性。 2.可支配性。虚拟财产是经过玩家辛苦练级打出来的,"额头已经出了不是一批汗了"并且玩家对这些虚拟财产完全可以以情谊行为赠与、或以各种法律行为转移,这在现实中已经屡见不鲜。 3.有限的空间性。虚拟财产的价值体现在特定的虚拟架构世界环境中,也就是有运营商利用其服务器构建的虚拟环境。 结语 虚拟财产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虚拟财产也存在一些特殊的特点,如客观非物质性、可支配性和有限的空间性。因此,在处理虚拟财产相关的问题时,需要谨慎考虑其法律性质和影响,以维护公平和正义。同时,民法典也对虚拟财产的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玩家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09-02)\t第二十九条\t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规范个人信息处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建立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机制。 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单位对可能被电信网络诈骗利用的物流信息、交易信息、贷款信息、医疗信息、婚介信息等实施重点保护。公安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应当同时查证犯罪所利用的个人信息来源,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和单位责任。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09-02)\t第二十九条\t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定,规范个人信息处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建立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机制。 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单位对可能被电信网络诈骗利用的物流信息、交易信息、贷款信息、医疗信息、婚介信息等实施重点保护。公安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应当同时查证犯罪所利用的个人信息来源,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和单位责任。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09-02)\t第二十六条\t公安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法调取证据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依照本法规定对有关涉诈信息、活动进行监测时,发现涉诈违法犯罪线索、风险信息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涉诈风险类型、程度情况移送公安、金融、电信、网信等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反馈机制,将相关情况及时告知移送单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