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领海的概念及其法律规定
释义
    具体情形:
    (1)领海是沿着国家的海岸或内水受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下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
    (2)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受国家土权的支配。国家对领海的主权就是领海主权。根据国际法,这种主权及于领悔的上空、海床和底土。沿海国在领海享有属地最高权,领海内的一切人和事物均受沿海国管辖。沿海国对领海内一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享有专属权;沿海国享有沿海航运的专属权利,沿海国有权制定和颁布有关领海的法律和规章等。
    (3)沿海国的领海主权受外国船舶无害通过权的限制。对无害通过权的含义进行解释
    (4)沿海国对无害通过的商船上的犯罪行为不行使管辖权,但有例外,把4种例外情形列举出来。
    领海的法律地位:
    1。沿海国的领海主权,领海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属国家领土组成部分,所以,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国家对领海及其资源具有所有权并对其中的人、物和事具有管辖权。这种所有权和管辖权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的权利:
    (1)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2)沿海航运权;
    (3)领空权;
    (4)立法和管辖权。
    2。所有国家,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它的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
    3。沿海国在领海中的司法管辖权,沿海国对其领海内的外国船舶及其内人员具有管辖权,但是,国际实践中,除非在特定情形下,沿海国一般对外国船舶上的人员不行使刑事和民事管辖权。
    一、公海的概念
    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二、公海的法律地位
    根据《海洋法公约》第87条,对沿海国和内陆国而言,公海自由包括:①航行自由;②飞越自由;③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④建造国际法允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⑤捕鱼的自由;⑥科学研究的自由。
    三、公海的法律制度
    (一)航行制度
    所有国家均享有在公海上航行的权利。每个国家,不论是沿海国或内陆国,都有权在公海上行驶悬挂其国旗的船舶。船舶在上航行,只要服从国际法和船旗国的法律。因此,确定船旗国的国际很重要的。识别船舶国际是根据其国籍证书和悬挂的国籍。给予船舶国籍和登记的条件以及船舶悬挂某国国旗航行的权利,通常是由各国通过国内立法加以确定,国际法兵没有做出统一规定。
    《海洋法公约》规定:“国家和船舶之间必须有联系”。(91条);“船舶航行应仅悬挂一国国旗”。(92条);“每个国家应对悬挂国旗的船舶进行有效地行使行政、技术及社会事项上的管辖权”(第94条第1款)。
    此外,军舰和政府非商业性服务的船舶在公海上享有完全豁免权,不受船旗国意外任何其他国家的管辖。
    (二)制止海盗的行为
    海盗行为是指私人船舶或私人飞机的船员、机组人员或乘客,为私人目的,在公海上或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方,对另外一船舶或飞机或对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财物,所从事的任何非法暴力或扣留行为或任何掠夺行为。如果军舰、政府船舶或政府飞机由于其船员或机组成员发生叛变兵控制该船舶或飞机而从事上述行为,也属于海盗行为。
    任何国家的军舰、军用飞机或经授权的政府传播或飞机,都可以在公海上拿捕海盗船或飞机,并由拿捕国给予审判和惩罚。如果拿捕国无足够的理由,拿捕国应承担赔偿责任。
    (三)禁止贩运奴隶
    《海洋法公约》第99条规定:“每个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惩罚准予悬挂该国旗船舶贩运奴隶,并防止为此目的而非法使用其旗帜。在任何船舶上避难的任何奴隶,不论该船悬挂何国国旗,均当然获得自由。”另外,军舰在公海上对涉嫌从事贩运奴隶的船舶,可以登临检查。
    (四)禁止贩运毒品
    《海洋法公约》第108条规定:“所有国家进行合作,以制止船舶违反国际公约在海上从事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调理物质。任何国家如有合理根据认为一艘悬挂其旗帜的船舶从事非法贩运麻醉药品或精神调理物质,课要求其他国家合作,制止这种贩运。”
    (五)禁止从公海上进行非法广播
    所谓非法广播是指在公海上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即船舶或设施违反国际规章在公海上播送旨在使公众收听或收看的无线电传音或电视广播,但遇难呼号的播送除外。依据《海洋法公约》第109条的规定,各国应进行合作,制止这种广播。对于在公海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的任何人,均可向下列国家的法院起诉:①船旗国;②设施登记国;③广播人所属国;④可以收到这种广播的任何国家;⑤得到许可的无线电通讯受到干扰的国家。
    (六)登临权
    登临权,是指一国的军舰在公海上对于有合理根据被认为犯有国际罪行或其他违反国际法行为嫌疑的商船,进行临登和检查的权利。根据《海洋法公约》第110条的规定,凡有合理根据可以认为具有下列嫌疑之一者,军舰就可以行使登临权:①从事海盗行为;②从事奴隶贩卖;③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④没有国籍;⑤虽然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同于一个国籍。
    (七)紧追权
    紧追权是指沿海国对违反该国法律并从该国管辖范围内的水域驶向公海的外国船舶进行追赶的权利。
    根据国际习惯和国际公约的规定,沿海国行使紧追权应遵循以下具体规则:①紧追必须从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水域开始。②紧追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一旦中断,就不能再进行。③紧追在被追逐者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的领海时必须停止;④追逐只有在外国船舶视听所及的距离内发出视觉或听觉的停驶信号后,才可以开始;⑤紧追任务只能由军舰、军用飞机或特别授权其他公务船或飞行执行。⑥不应行驶紧追权的情况下,在领海以外命令外国船舶停驶或逮捕外国船舶,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损害应予以赔偿。
    (八)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
    《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国家均有权在大陆架以外的公海海底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但各国在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时,应适当照顾及已经铺设的电缆和管道。各国还有对制止破坏或损害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责任。
    (九)海洋科学研究
    各国均享有在公海上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但是,各国在行使这种自由时,应遵守《海洋法公约》及其相关法规。这些设施或装备不具有岛屿的地位,但在其周围可以设立不超过500米的合理宽度地带。
    (十)捕鱼制度
    《海洋法公约》对公海捕鱼的限制;各国均有义务为该国国民采取,或与其他过埃及合作采取养护公海生物资源的不要措施等。1995年8月,在联合国主持下,召开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会议,并通过了《关于执行1982年12月10日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该协定对传统的公海原则作出了一定修改,强化了捕鱼国在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方面与沿海国进行合作的义务,导致出现了许多区域鱼类组织,捕鱼自由受到限制。
    (十一)公海生物多样性
    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只适用于各国领土范围,“雅加达授权”把公约扩展适用到专属经济区,但是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仍处于空白。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海洋法公约》第110条的凡有合理根据可以认为具有下列嫌疑之一者,军舰就可以行使登临权:①从事海盗行为;②从事奴隶贩卖;③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④没有国籍;⑤虽然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同于一个国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