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况包括:
 1、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对方丧失信誉,存在转移资产等行为;
 3、对方丧失履行能力等。
 一、企业欠款纠纷怎么处理
 企业应对欠款纠纷的方式如下:
 1、掌握合同起草权,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前提下,预置利己条款;
 2、争取担保,欠款不能清偿时,由保证人承担清偿责任,或拍卖、变卖抵押物优先受偿;
 3、尽量采取先款后货方式或者先定金后发货的交易方式,必须采用先货后款方式的,应当固定和保存交接手续;
 4、有证据证实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丧失商业信誉时,应当中止履行,要求对方提供担保;
 5、关注债务人财产状况与变动,为诉前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奠定基础。
 二、如何保障合同的不安抗辩权?
 履行合同的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的,可以中止履行。对方提供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
 三、哪些情况可中止履行债务
 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债务的情形有四种: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