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应对证据被误解的情况?
释义
    法律分析:当涉及证据被误解的情况时,关键在于证明这是一个误解而不是故意的歪曲。证据的误解可能是因为证据不完整或被错误地解释。法律上没有特别的规定来应对证据误解的情况,但是,当证据被误解时,当事人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来防止误解的后果。
    法律依据:
    1.《民诉法》第十七条:“当事人对其提出的诉讼或者反诉主张的事实有证据负担,对证据的真实性负有举证责任。”。
    2.《刑诉法》第九十七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和证人等对所提供的证据负有真实性的责任,不得伪证,不得隐瞒、篡改、破坏证据,不得指使、诱骗他人伪证、隐瞒、篡改、破坏证据。”。
    3.《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拥有证据的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注:证据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中,为防止证据毁灭、灭失或不能取得,依法决定采取强制措施保全证据的一项制度。】”
    当证据被误解时,当事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证据,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鉴定,或申请证据保全。此外,还应当查找证据误解的原因,积极与对方进行沟通,以便尽快解决误解的问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