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孩子出生后,归属权归谁? |
释义 | 非婚生子女归属父母,抚养权可协商或法院判决。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抚养权需保障。父母在子女成年前有权决定共同生活,抚养权需考虑多方面因素。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义务,哺乳期内子女随母亲抚养,后续由法院判决。 法律分析 一、第三者生的孩子归属谁 1、首先,第三者生的孩子属于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生父母。其次,具体的抚养权归属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诉讼,有法院来判决抚养权的归属。 2、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出现与发生,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拥有该权利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抚养权方面,要按照那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有利原则,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在夫妻婚姻关系中是否有过错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抚养等因素来判断。2岁以下的小孩一般判给母亲抚养,除非女方有不适合抚养的情况,8岁以上的孩子,要听取孩子的意见。以孩子愿意跟夫妻那一方为准。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二、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存在哪些问题 1、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对于第三者生的孩子,抚养权归生父母,具体的归属可以通过协商或法院判决解决。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抚养问题的争执,法院将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决。保护孩子的利益是最重要的,法律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判断抚养权的归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三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六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