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诉讼中的地域管辖权有何意义? |
释义 | 地域管辖是指同级法院根据各自辖区对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理的分工。刑事案件按犯罪地划分管辖,民事案件按法院辖区和当事人诉讼标的所在地确定,行政案件按具体行政行为机关所在地确定。不同诉讼种类有不同规定。 法律分析 地域管辖又称“区域管辖”、“土地管辖”。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按照各自辖区对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理的分工。地域管辖是在级别管辖基础上,从横的方面来确定案件由哪个法院来受理。不同诉讼种类有不同规定: (1)刑事诉讼以犯罪地划分地域管辖。通常刑事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如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可由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几个同级法院都有管辖权的。由最初受理法院审判,必要时也可移送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 (2)民事诉讼主要以法院的辖区和当事人诉讼标的所在地确定管辖。它还分为普通的地域管辖和特别的地域管辖。 (3)行政诉讼主要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的,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拓展延伸 地域管辖权的法律原则和适用范围 地域管辖权是指法院对特定地域内的案件有审理权的权力。在法律上,地域管辖权的行使受到一些原则的限制,例如合理性原则、公平原则和法律规定原则等。地域管辖权的适用范围通常由法律明确规定,可以根据案件的性质、被告的居住地或事发地等因素来确定。地域管辖权的确立和适用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秩序至关重要。它能够确保案件在合适的地方进行审理,使当事人能够方便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地域管辖权的正确行使也有助于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和司法冲突的发生。因此,地域管辖权的法律原则和适用范围是确保司法制度正常运行和公正审判的重要保障。 结语 地域管辖权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起着重要作用。刑事案件通常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也可根据被告人居住地选择合适的法院。民事案件的管辖则以法院辖区和当事人诉讼标的所在地为依据。行政诉讼的管辖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所在地决定。地域管辖权的正确行使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秩序,确保案件在适当的地方审理,方便当事人行使权利和义务,避免司法资源浪费和冲突发生。地域管辖权的法律原则和适用范围对于保障司法制度的正常运行和公正审判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三章 管 辖 第二十三条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三章 管 辖 第二十条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三章 管 辖 第十八条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