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泄露个人信息将面临哪些后果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规定,泄露居民身份证记载的个人信息构成犯罪,违法者将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将受到拘留和罚款处罚。单位若有此行为,同样将追究刑事责任,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将受到拘留和罚款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单位犯罪将受到罚金处罚,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将受到相应处罚。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网络隐私泄露:违规行为将面临何种法律制裁?
    网络隐私泄露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网络隐私泄露行为,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制裁: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非法获取、出售、提供个人信息的,可能被判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网络运营者泄露个人信息的,可能面临警告、罚款、吊销相关经营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因此,网络隐私泄露行为将面临刑事、行政和民事法律制裁。为避免违法风险,请大家妥善保护个人隐私,谨慎处理个人信息。
    结语
    网络隐私泄露行为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将面临刑事、行政和民事法律制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可能被判处拘役、罚款,甚至面临吊销经营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受害者还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为避免违法风险,请大家妥善保护个人隐私,谨慎处理个人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六条 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
    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