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骨折与残障: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
释义 | 骨折不是工伤评级的主要依据,评级需要进行工伤鉴定,确认存在功能障碍或残疾才能评级。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的职工可以通过复查程序申请省级劳动委员会再次鉴定。 法律分析 没有评上级是因为骨折情况没有达到评级的标准。 虽然,一般来说骨折都能评定伤残等级,但是骨折并不是工伤评级的主要依据。工伤评级是有规定的标准的,是否能进行评级,是需要进行工伤鉴定的。若进行工伤鉴定后,证明其确实存在功能障碍或者残疾,才会评级。 工伤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由下而上的复查程序,以保障鉴定工作的公正合理。即:如果职工对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省级劳动委员会进行再次鉴定,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拓展延伸 骨折后残疾评定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 骨折后残疾评定的标准和程序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专业知识制定的。一般来说,评定残疾需要考虑骨折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康复情况等因素。评定程序通常包括提交医疗证明、进行身体功能评估、专家评审等环节。具体标准和程序可能因地区和国家而有所不同。在评定过程中,专业的医疗人员和评定机构会根据相关指南和标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以确定是否符合残疾认定的条件。骨折后残疾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益,提供相应的福利和支持。 结语 骨折的评级标准并非工伤评级的主要依据,需要进行工伤鉴定并证明功能障碍或残疾才能评级。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的职工应通过复查程序申请再次鉴定,以确保公正合理。骨折后残疾评定的标准和程序根据法律法规和医学知识制定,考虑影响程度、持续时间和康复情况等因素。评定过程中,专业医疗人员和评定机构会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和提供福利支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