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诉案件二审是否能改变一审结果 |
释义 | 公诉案件二审可改变一审结果,若法律适用错误或量刑不当;二审法院根据情况改判或查清事实后改判;民事案件终审判决后不能上诉,需起诉书、答辩状,开庭审理并最终作出判决。 法律分析 1、公诉案件如果属于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二审能改变一审结果。 2、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二)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的,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3、民事诉讼终审判决之后不能进行上诉了,民事诉讼案件,原告要提交起诉书,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送达给被告,并要求被告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双方开庭的时间、地点,可以向社会进行公告;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作出判决。 拓展延伸 公诉案件二审的重审权力与一审结果的法律效力 公诉案件二审的重审权力是指在一审结果产生法律效力后,由上级法院对该案件进行再审的权利。一审结果的法律效力是指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公诉案件二审的重审权力可以对一审结果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法律错误、事实错误或程序错误等,从而可能改变一审结果。然而,二审并非一定能改变一审结果,因为二审法院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法律规定和证据等进行综合判断。在二审过程中,法院会重新审查案件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并依法作出新的判决或裁定。因此,公诉案件二审的重审权力与一审结果的法律效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和互动,但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法院的判断和决定。 结语 公诉案件二审是对一审结果进行再审的权力,可评估是否存在法律、事实或程序错误,并可能改变一审结果。二审法院会重新审查案件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依法作出新的判决或裁定。二审并非一定能改变一审结果,需综合考虑具体案情、法律规定和证据等。公诉案件二审的重审权力与一审结果的法律效力有关,最终结果取决于法院的判断和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八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处理,一律使用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三条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八十一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