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再婚的怎么进行婚前财产公证 |
释义 | 再婚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与初婚的程序相同。在上一次离婚分配的财产此时应当属于个人财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婚前财产公证应当提交财产证明、身份信息等资料。 一、离婚后如何保护自己财产 离婚后保护自己财产,应签订婚前财产公证或婚前协议。如下: 1、婚前财产公证可以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即使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也能及时审理,不会出现证据不足或无法核实的后果; 2、明确夫妻在处理财产时的法律权限:根据法律规定,未经协商,个人财产只能由个人处理,共同财产的处理必须经双方同意。因此,只要明确这一点,夫妻任何一方都可以理直气壮地按规定处理财产,而不必考虑怕影响情绪等因素; 3、保留必要的证据:建议保留婚前存款、保险、股票、债券的书面证明;购买重大物品的发票、赠与财产时的书面赠与合同等。 二、夫妻第二次离婚要准备什么材料 1、结婚证明。有效的结婚证明是法院判决双方离婚的前提条件,若第一次起诉是因为没有有效的婚姻证明而被驳回,那么第二次的起诉同样会被驳回。 2、子女出生证明。如若涉及子女抚养权问题,那么需要向法院提供婚生子女的出生证明,法院才能依法将子女抚养权进行裁判。 3、财产清单。离婚诉讼中,财产的分配也是较为重要的部分。应向法院提供夫妻共同财产的清单,或者个人财产清单等,以便法院进行财产的分割。 4、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双方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送达地址。这些信息应当提供给法院,法院送达传票与判决书均需要有效的送达地址。 5、照片。双方当事人各提交2张2寸单人近期半身免冠彩色照片。 三、再婚夫妻如何分配财产 再婚财产分配,在原理上跟离婚财产分配大体上是一样的。再婚夫妻财产的分配方法如下: 1、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不参与分配; 2、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