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留置公职人员意味着什么? |
释义 | 公职人员被留置后,坦白交代问题有利于获得宽大处理。轻微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可能受到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诫勉等管理措施。留置是一项严厉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意味着被调查人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调查结束后,被留置的公职人员通常会受到撤职以上的处分,主犯可能被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从犯则有可能获得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公职人员一旦被留置,最轻处理是开除公职,有的涉嫌犯罪可能会被判刑。坦白从宽,公务员被留置后主动交代会得到组织的宽大处理。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补充资料:根据监察法规定,留置措施是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严厉措施,有点类似于公安机关的刑拘措施。留置被调查人的目的是为了查清违法犯罪事实,被调查人的生活起居会得到充分的保障,此时被调查人只有积极配合审查调查工作,才能争取从宽处理机会。通常留置期限为三个月,可以延期一次,最多六个月。 被采取留置措施的人,即意味着其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甚至职务犯罪问题,并且监察机关已经掌握了部分证据。也就是说,只要被留置了,就有问题,几乎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可能。 根据法律规定,除了行贿犯罪和共同犯罪以外,公职人员被留置的,待调查结束后通常会被处以撤职以上的重处分,实务中大部分主犯公职人员会被开除公职,甚至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对于行贿犯罪或共同犯罪的从犯,只要主动坦白交代问题,相关法律有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条款,则可能会被判处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 结语 公职人员一旦被留置,后果严重,可能导致开除公职甚至判刑。然而,坦白从宽,主动交代问题有望获得宽大处理。对于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管理权限可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予以诫勉等措施。留置是严厉的限制人身自由措施,必须积极配合审查调查,才能争取从宽处理机会。被留置意味着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甚至职务犯罪,几乎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可能。根据法律规定,大部分主犯公职人员被留置后可能被开除公职或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而从犯如主动坦白交代问题,可能会获得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机会。 法律依据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十七条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的; (三)违反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的; (五)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六)非法出境,或者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 (七)未经批准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 (八)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有前款第(六)项规定行为的,给予开除处分;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或者第(三)项规定的行为,属于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