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时女方的婚前财产归谁 |
释义 | 离婚时女方的婚前财产一般属于女方所有,夫妻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为个人财产。但婚后个人婚前财产可能变成夫妻共有财产,需要签婚前财产协议并公证,特别是财产产权随时处于变动的动产。双方需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不可代理或单独办理。 法律分析 除非另有约定,女方的婚前财产在离婚时通常仍属于她个人所有。夫妻婚前各自拥有的财产,包括个人劳动所得、继承或受赠的财产、其他合法收入以及婚前购置的财产等,均属个人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婚后个人婚前财产有可能会变为夫妻共有财产。当房屋等价值较大的资产被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达到8年,或贵重生产资料达到4年,则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有约定,个人的婚前财产可以在婚后成为夫妻共同财产。若财产属于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只要不违反法律,应当按照约定执行。 婚前财产可以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并加以公证。虽然一般来说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不必须公证,但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更高。通常而言,易于举证的财产无需公证,而难以举证的财产如存款、玉器、金银首饰等,则建议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像房产和汽车等不动产则因为实行登记制度、产权明确,无需婚前财产公证。 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格。否则,委托他人代理或单独办理均不受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该内容由 信金国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