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选区划分应遵循哪些原则
释义
    本文介绍了选区在组织选举、进行选举中的重要性以及选区划分的三个关键点。选区划分需要考虑便于县乡人大同步换届选举进行、便于选民参加选举活动、便于代表联系选民开展活动接受监督等方面。在实际执行中,农村按居住状况划分选区比较多,城市按工作单位划分选区比较多。根据当前城镇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按居住状况划分选区是必要的。
    法律分析
    选区是组织选举、进行选举的基本单位。选区的划分,对于选民参加选举、代表当选后的活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选区划分是县乡人大同步换届选举的重要开端,划分选区需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要便于县乡人大同步换届选举工作的进行。要统筹划分选区,尽量使县人大代表选区套若干乡人大代表选区,这样可以共享选民登记信息,降低选举成本,方便选举的组织工作。
    第二,要便于选民参加选举活动,便于选民了解代表候选人,要考虑选民与选区是否有较密切的联系。选民对其居住生活的地区、工作单位的人和事、情况与问题比较熟悉了解,也比较关心和关注,容易表达诉求。因此,法律规定可以按居住状况或工作单位划分选区。
    第三,便于代表联系选民、开展活动、接受监督。选区是选民与代表联系的联结点,代表的活动不可能脱离居住地区、工作单位,选区划分要考虑代表当选后联系选民、反映选民意见和建议的需要。
    据介绍,关于选区划分的标准,在实际执行中,农村按居住状况划分选区的比较多,城市按工作单位划分选区的比较多。对于此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有关方面提出,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在城镇可以适当增加按居住状况划分选区。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特点作出的一项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增加按居住状况划分选区是必要的。
    拓展延伸
    标题:['2. 选区划分原则:便于选民参与']
    选区划分是选举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的目的是为了使选民在投票时更加方便、快捷。选区划分的原则应当是便于选民参与,保证选民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说,选区划分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民数量:选区划分应当根据选民数量来确定,以保证每个选区都有足够的选民参与。
    2. 地域分布:选区划分应当考虑地域分布情况,以保证选区内的选民分布相对均衡。
    3. 职业特点:选区划分应当考虑选民职业特点,以保证选区内选民的代表性。
    4. 人口规模:选区划分应当考虑人口规模,以保证选区内选民数量的合理性。
    5. 历史传统:选区划分应当考虑历史传统,以保证选区内的文化传承和延续。
    6. 政策影响:选区划分应当考虑政策影响,以保证选区内选民权益的保障。
    综上所述,选区划分应当符合便于选民参与的原则,充分考虑选区内的各种因素,以保证选民权益的保障和选民的投票效果。
    结语
    选区划分是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重要开端,对于选民参加选举、代表当选后的活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要便于县乡人大同步换届选举工作的进行,要统筹划分选区,尽量使县人大代表选区套若干乡人大代表选区,这样可以共享选民登记信息,降低选举成本,方便选举的组织工作。同时,要便于选民参加选举活动,便于选民了解代表候选人,要考虑选民与选区是否有较密切的联系。另外,要便于代表联系选民、开展活动、接受监督,选区划分要考虑代表当选后联系选民、反映选民意见和建议的需要。适当增加按居住状况划分选区是必要的,这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特点作出的一项调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修正):第三章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二十九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财力、物力和其他具体条件,自主地安排地方基本建设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修正):第三章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三十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隶属于本地方的企业、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修正):第六章 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 第六十八条 上级国家机关非经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同意,不得改变民族自治地方所属企业的隶属关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0: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