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虚假广告罪处罚措施 |
释义 | 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构成犯罪行为。自然人犯罪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单位犯罪则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自然人与单位都可以构成本罪,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虚假广告罪的法律应对措施 虚假广告罪是指在商业宣传中故意发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损害公众利益和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对虚假广告罪有明确的应对措施。首先,相关法律规定了严格的虚假广告定义和禁止标准,明确了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和责任。其次,法律规定了处罚措施,如罚款、吊销广告许可证、责令停止广告等,以惩罚违法者并警示其他经营者。此外,法律还规定了消费者的维权途径,鼓励消费者举报虚假广告行为,通过民事诉讼或投诉机构追究责任。综上所述,虚假广告罪的法律应对措施旨在打击虚假宣传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促进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结语 虚假广告罪是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利用虚假宣传对商品或服务进行误导的严重行为。无论是自然人还是单位,都可能构成该罪。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犯此罪可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则会受到罚金处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承担刑事责任。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法律对虚假广告罪采取了明确的应对措施,包括定义和禁止标准的规定,处罚措施的设定以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的规定。这些措施旨在打击虚假宣传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促进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