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拘禁和绑架的不同 |
释义 | 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区别:在主观上,绑架罪的目的是勒索钱财或非法利益,非法拘禁罪的目的是非法限制他人自由;在客观上,绑架罪采取暴力手段,将被害人置于偏僻地方,造成极大恐慌,而非法拘禁罪采取低强度限制自由;在因果关系上,绑架罪通常没有恩怨,非法拘禁罪多与纠纷相关。非法拘禁罪的类型包括索债型、非法传销型和纠纷型。 法律分析 一、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区别有哪些 1、在主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主观犯意的目的和故意的内容不同。绑架罪的主观动机是勒索钱财或其他非法利益,绑架扣押人质只是实现主观目的手段,而非法拘禁罪主观意图就是为了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人身自由限制性程度不同,使用方式方法(手段)也有差异。在绑架案中,行为人一般都采取超强度的暴力等手段,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无法反抗和不敢反抗,一般在被害人掳离住所置于偏僻荒野之处,给被害人的心理造成极大恐慌。而非法拘禁罪一般表现为行为人低强度限制人身自由。 3、在案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上,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一般没有恩怨和其他往来,行为人的目的就是通过绑架的实施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或通过扣押人质获取其他非法利益,而非法拘禁罪较多的表现为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因纠纷和其他利害关系而产生,在案发的起因上,被害人往往有过错。 二、非法拘禁罪的类型包括哪些 1,索债型。即为索取债务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在索债型非法拘禁案件中,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多存在债权债务关系,被告人为索取债务采取捆绑、挟持、扣押债务人对其进行恐吓或殴打,或较长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从而达到偿还债务的目的。在我院办理的非法拘禁案件中,此类性质的案件共10人,接近总数的一半,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为索取非法或虚拟债务而实施非法拘禁行为。 二是为索取普通债务而实施非法拘禁行为。 2,非法传销型。即诱骗被害人参加非法传销活动限制人身自由。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传销的形式与手段更加隐蔽和更具欺骗性,传销组织者为了达到骗钱敛财的目的,编造传销可以快速致富的谎言,通过“洗脑”或暴力手段对营销人员实施精神和人身控制。 3,纠纷型。因纠纷或其他原因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也占非法拘禁案件一定比例。 结语 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在主观动机、客观限制程度和案件发生的因果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绑架罪的目的是勒索钱财或非法利益,采取暴力手段限制被害人自由;而非法拘禁罪的主观意图是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手段相对较轻。非法拘禁罪的类型包括索债型、非法传销型和纠纷型等。索债型是为了追讨债务而限制他人自由,非法传销型是通过诱骗参与传销活动限制人身自由,纠纷型则是因纠纷或其他原因非法限制他人自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 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