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广告上重要信息用特别小的字是否违法 |
释义 | 网络虚假广告的主要形式包括:1、完全没有事实根据的欺诈性宣传,如虚构商品或服务;2、滥用夸张之词,夸大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常以“艺术夸张”为辩解;3、使用模棱两可的用语进行宣传,虽貌似真实但缺乏科学依据,容易误导消费者。 法律分析 网络虚假广告的主要形式有: 1、宣传的内容完全没有事实根据,带有明显的欺诈性质,如有关商品或服务根本就不存在,有关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信息纯属捏造。 2、滥用不切实际的夸张之词,夸大或渲染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功效等,达到促销目的。行为人经常会提出所谓“艺术夸张”的辩解。判定行为人的宣传是否属于正常的“艺术夸张”,要看宣传中使用的夸张能否被公众接受和识别,是否使人产生误解。 3、采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用语进行宣传,宣传内容貌似真实,其实并无事实或科学依据,极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拓展延伸 广告中使用微小字体是否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应当真实、明确地传达重要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因此,广告中使用微小字体可能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微小字体可能导致消费者难以辨认和理解重要信息,影响其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法律要求广告应当以清晰、易读的方式呈现重要信息,确保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价格、条件和限制。如果广告中使用微小字体使得重要信息难以被察觉,这可能被视为误导消费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此,建议广告制作人在设计广告时,应当特别注意使用合适的字体大小,确保重要信息清晰可见,以遵守法律规定并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结语 虚假广告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因其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应真实明确地传达重要信息,确保消费者能充分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价格、条件和限制。使用微小字体可能导致消费者难以辨认和理解重要信息,影响其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因此,建议广告制作人应特别注意使用合适的字体大小,确保重要信息清晰可见,以遵守法律规定并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有本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记入信用档案,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二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其在广告监督管理活动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广告审查的,广告审查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予以警告,一年内不受理该申请人的广告审查申请;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广告审查批准的,广告审查机关予以撤销,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三年内不受理该申请人的广告审查申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