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入党积极分子能查出来吗 |
释义 | 入党积极分子不能查到。因为这党积极分子的这类信息是由他们所在的党组织掌握的,需要报上级党组织备案,所以通常不会在网上公开相关信息。 入党积极分子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说明自身有入党的倾向,这是入党最基本的一步。并不是入党积极分子就会成为党员,所以入党积极分子是不会有相应记录的,只有在成为预备党员之后才会将党员信息进行档案的建立并放入个人档案中。 一、入党积极分子需要什么材料 入党积极分子需要准备入党申请书、自传、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意见、思想汇报、政审材料、政审报告、团支部推优表、党校培训结业证书、群众座谈记录等。入党积极分子,主要是指那些已经向党组织正式提出入党申请,经党小组(共青团员经团组织)推荐、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大会研究确定作为发展对象进行有计划培养的人员。 二、入党教育和考察需要的时间 由于入党申请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党组织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从接受入党申请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要求未作出具体规定。实际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对这个时间要求的掌握也不一样。为加强对入党申请人的培育和考察,进一步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一般情况下,入党申请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六个月以上、具备入党积极分子条件的,才可被推荐和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成为正式党员,则需要三年时间。 三、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以下主要程序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1、要求入党的人,自愿提出入党申请。入党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经党小组推荐,支委会研究同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3、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 4、对拟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并形成综合性政审材料。 5、党支部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讨论并征得上级党组织的同意,列为发展对象。 6、发展对象要参加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并进行考核。 7、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由党组织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8、支部大会讨论并作出决议后,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9、上级党组织派专人同发展对象谈话,进行认真考察。 10、上级党组织集体审批。 11、发展对象被上级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12、一年预备期的教育和考察。 13、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向党组织提交书面转正申请。经过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报上级党委批准后,转为正式党员。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一条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七条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