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传唤一词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释义
    传唤是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到案所采取的措施,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有序进行。传唤不具有强制性,不属于强制措施。传唤的程序包括填写传唤证、送达被传唤人、被传唤人签收回执、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传唤可实施强制传唤。被传唤人到案后进行讯问查证,每次讯问时间不超过24小时。对违法行为,承办人员可口头传唤,并在讯问时记录。传唤的态度也可在量刑时考虑。
    法律分析
    一、传唤是什么意思
    传唤是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之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的地点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单位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有计划进行,及时处理案件,传唤必须使用法定的诉讼文书--传唤证。传票应先期送达被传唤人。受传唤人应按传唤要求准时到案。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到案的,要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经依法传唤而拒绝到案的,司法机关可根据侦查或审判活动的需要,依法采取拘传的强制措施,强制疑犯罪嫌疑人到案。需要对犯罪嫌疑人拘留或逮捕的,也可以在拘传后变更强制措施,执行逮捕或进行拘留。同时,拒绝接受传唤,也可作为对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的一个表现,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二、传唤的性质:
    1.不具有强制性;
    2.不属于强制措施。
    三、传唤有什么程序
    (一)在执法过程中,需要传唤的,承办执法人员应当填写《传唤证》呈批报表,报领导批准后,出具《传唤证》。
    (二)承办执法人员依法将《传唤证》送达被传唤人;被传唤人应当在《传唤证》回执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收到日期。
    (三)对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经领导批准,依法实施强制传唤。
    (四)被传唤人传唤到案后,应及时进行讯问查证,制作讯问笔录,每次讯问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五)对当场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承办人员可以口头传唤有关人员。宣布口头传唤时,承办人员应当说明传唤的理由,并在讯问时将口头传唤的情况记入笔录。
    结语
    传唤是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到指定地点的一种措施,以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传唤必须使用法定的诉讼文书,即传唤证。被传唤人应按要求准时到案,拒不接受传唤将承担法律责任。传唤既不具有强制性,也不属于强制措施。传唤程序包括填写《传唤证》呈批报表、送达被传唤人、如有必要可实施强制传唤等。被传唤人到案后将进行讯问查证并制作讯问笔录。口头传唤可在当场发现违法行为时使用,并需在讯问时记录相关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六章 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九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具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应当予以收监情形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执行地或者原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建议,并将建议书抄送人民检察院。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在收到建议书后三十日内作出决定,将决定书送达社区矫正机构和公安机关,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决定收监执行的,由公安机关立即将社区矫正对象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收监执行。
    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决定收监执行的,监狱应当立即将社区矫正对象收监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六章 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五条 社区矫正对象被裁定撤销缓刑、假释,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社区矫正对象死亡的,社区矫正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修正):第三章 安 全 防 范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对宣扬极端主义,利用极端主义危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人身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公安机关发现极端主义活动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将有关人员强行带离现场并登记身份信息,对有关物品、资料予以收缴,对非法活动场所予以查封。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宣扬极端主义的物品、资料、信息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