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担保合同在主合同中的地位 |
释义 |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担保人仍需承担担保责任。解除担保合同的方式包括担保期限届满、协商一致解除和主合同无效等。在签署担保合同前,确保主债权合同的有效性是必要的。 法律分析 一、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吗? 1、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 根据《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条 【担保合同与主合同的关系】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根据《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如何解除担保合同才是合法的? 担保合同的解除方式如下: 1、担保合同中约定的担保期限届满; 2、经债权人、债务人、担保人一致同意,解除担保合同的,即约定解除; 3、主合同被确认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二条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对于债务人可以提供担保人的情形,债权人可能会与担保合同签署一份担保合同,由于《民法典》之中直接规定了,若是主债权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会无效,故此在签署担保合同之前,先确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是必要的。 结语 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的规定。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解除担保合同的方式包括担保期限届满、约定解除和主合同被确认无效。在签署担保合同之前,先确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是必要的,以免担保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