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疫情隔离期间逃跑怎么处置
释义
    疫情期间隔离偷跑会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情节严重的,会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如果造成了疫情传播的严重后果,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会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不配合隔离观察、治疗的人员,严重者也可能会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以暴力、威胁手段阻碍相关工作人员采取强制隔离措施的,将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如若对于不配合隔离的病人,造成了疫情传播的严重后果,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不管其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都会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隔离期间逃跑会判刑吗
    隔离期间逃跑,涉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涉嫌构成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该内容由 杨振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