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故意如何理解
释义
法律分析: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随便看
公司要求员工签署保密协议,要不要给保密费用
公司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需要支付保密费吗
公司保密合同可以不签吗
能够只签保密协议不签劳动合同吗
消费者保护权益法买到假货怎么赔偿?
工作时间不满8小时算加班吗
没结婚怀孕了分手怎么处理 -法律知识
如果第三者怀孕重婚罪吗
换领身份证期间旧证能用吗
异地结婚登记需要哪些证件?
如何分配公司股权
法人医药费可以报销吗
欠钱欠6000可以报警处理吗
别人欠我4000块钱可以报警吗?
领结婚证需要钱吗
专利申请人与发明人可否为不同的人
专利申请人与发明人可否为不同的人
癌症可以办低保吗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交通违章处理流程怎么规定的
工伤私了5万怎么办
民法典夫妻一方有精神病婚姻无效是吗
晚托班的性质及对未成年人的责任
哪些情况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故意伤害罪无罪辩护词
故意伤害罪辩护词
诉讼的发生
诉讼的结果
诉讼的结束
诉讼的实质争论点
诉讼的提起
诉讼的消灭
诉讼的形式
诉讼的中止
诉讼的终结
诉讼的转移
诉讼的最终复决
诉讼登记册
诉讼地位
诉讼第三人
诉讼发布人
诉讼法
诉讼法律关系
诉讼方式
诉讼费
诉讼费用
诉讼费用担保
诉讼费用的负担
诉讼费用的缓交
诉讼费用的减免
诉讼费用的交纳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2 3: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