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察机关监察的范围有哪些 |
释义 | 监察机关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公职人员的履职情况、调查职务违法和犯罪行为,并作出相应处分决定。其监察范围包括各级机关、公共事务组织、国有企业等,留置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可延长一次。监察机关的权限涵盖了监督检查、调查违法行为、政务处分决定以及监督建议等。派出的监察机构还负责对相关机关和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并依法调查处置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一、监察机关监察的范围有哪些 监察机关监察的范围如下: 1.中国共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的公务员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2.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4.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事务管理的人员; 6.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二、监察机关留置期限一般是多久 监察机关留置期限一般是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 三、监察机关的权限 监察机关的权限如下: 1.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监察机关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 3.监察机关依据相关法律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在行使职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监察建议;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4.派出的监察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对有关机关、组织和单位、行政区域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按照管理权限对涉嫌职务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进行调查、处置,并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结语 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及各级机关、公务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留置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一次,但不得超过三个月。监察机关的权限包括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检查、调查职务违法和犯罪行为、作出政务处分决定、提出监察建议、问责领导人员以及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派出的监察机构还负责对有关机关、组织和单位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并依法进行调查、处置和政务处分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2021公布):第二章 监察官的职责、义务和权利 第九条 监察官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 (二)对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法律规定由监察机关管辖的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 (四)根据监督、调查的结果,对办理的监察事项提出处置意见; (五)开展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的工作; (六)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监察官在职权范围内对所办理的监察事项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2021公布):第三章 监察官的条件和选用 第十五条 监察官采用考试、考核的办法,从符合监察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选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2021公布):第四章 监察官的任免 第二十二条 监察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不得兼任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事业单位的职务,不得兼任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执业律师、仲裁员和公证员。 监察官因工作需要兼职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批准,但是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