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取保候审后可能面临什么判决? |
释义 | 取保候审后一般会判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只有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才能宣告缓刑。而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可能判处轻刑或无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妇女怀孕、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等。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律师可以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但公安机关有权决定是否同意。 法律分析 一、取保候审后一般会怎么判 1、取保候审一般会判缓刑。其实从根本上来讲,判刑和取保候审没有什么关系,犯了错,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就算能够取保候审,也不会减轻刑罚。不过往往取保候审之后会判缓刑,这是因为能够取得取保候审,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犯得错比较小,也就是罪行低一点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二、取保候审条件需要哪些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4、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5、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6、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7、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8、法律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提出。公安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答复。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取保候审并不会减轻刑罚,但往往会判缓刑,这是因为取保候审证明了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以及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一系列条件来决定是否给予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包括可能判处刑罚的程度、社会危险性、疾病或孕期等情况。对于申请取保候审的,公安机关应在七日内作出答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