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强拆房屋,该怎么办? |
释义 | 非法强拆的维权方式:1、书面向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2、立即报警求助;3、要求立案侦查;4、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非法强拆指未经法院批准的强制拆除,如房屋征收未经裁定的拆除。后果包括民事赔偿、行政赔偿以及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非法强拆的一般维权方式如下: 1、在面临非法侵害威胁时,正式书面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并保留送达回执。 2、在遭受侵害时立即报警求助。 3、在被侵害之后要求立案侦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4、在适当时机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所谓“非法强拆”是指没有强制执行法律批准文件的强制拆除行为。比如在房屋征收中,如果没有法院的强制执行裁定,属于典型的非法强拆。又如在违法建筑拆除中,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限期拆除决定书而直接拆除的,属于非法强拆。 非法强拆的后果是按照被侵害财产的标的物价值以及附着在该标的物上的其他价值损失进行民事赔偿或行政赔偿,非法强拆造成被拆迁人人身损害、财产损害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维权指南:应对强拆房屋的法律策略 应对强拆房屋的法律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权益保护措施。其次,收集证据,包括房屋所有权证明、相关通知文件、拆迁补偿协议等,以便在维权过程中提供支持。同时,与其他受影响的居民进行联合行动,共同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与相关部门沟通时,要坚持合法合规的原则,通过书面申诉和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可以考虑寻求媒体曝光和公众支持,增加维权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理性,遵守法律程序,坚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合法维权是应对非法强拆的关键。通过向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报警求助,要求立案侦查,并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非法强拆的后果包括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在应对强拆时,咨询专业律师、收集证据、联合行动、合法申诉和诉讼、寻求媒体曝光和公众支持是有效的法律策略。保持冷静和理性,遵守法律程序,坚定维护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七条 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