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
释义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 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4)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的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涵 1、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平衡。 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实际上是指保持一个与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含常规波动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 2、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失业有四种类型:一是摩擦性失业,即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难以避免的摩擦因素所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例如由于市场信息不充分和工作变换所引起的暂时尚未就业的劳动人口;二是季节性失业;三是结构性失业;四是周期性失业。 如果在经济中仅仅存在摩擦失业,此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实际上是指实现包含摩擦失业在内的,即存在自然失业率情况下的就业水平。 3、稳定价格水平目标 稳定的物价水平指的是社会总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衡量物价水平稳定的指标主要是CPI(消费者价格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GDP缩减指数。 稳定价格水平作为一个政策目标,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水平绝对不变,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所谓低,就是通货膨胀率在某个水平之下(如1-3%之间);所谓稳定,就是指在相当时期内能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大致相等的水平上。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1、首先急则治标是指运用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处理短期经济问题,如刺激经济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应付外部冲击等; 2、其次缓则治本是指通过结构政策与经济改革处理长期经济问题,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远期战略相一致的政策组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