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股权质押会产生下列风险: 1、股权价值波动下的市场风险。股权设质如同股权转让,质权人接受股权设质就意味着从出质人手里接过了股权的市场风险。而股权价格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都远远大于传统用于担保的实物资产。 2、出质人信用缺失下的道德风险。所谓股权质押的道德风险,是指股权质押可能导致公司股东二次圈钱,甚至出现掏空公司的现象。 3、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法律风险。 一、股权质押合同何时生效 在2021年1月1日之后,股权质押合同的生效时间应采用《民法典》新规,即股权质押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以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民法典》生效后,只要在国家认可的登记机构办理质押登记,均可产生权利质押的法律效力。 新规将质押登记机构扩大到“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及省级“股权交易中心”等。 二、股权质押是否要存在债权债务? 股权质押是要存在债权债务。因为以股权质押的,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押,是指质人以其股权为质押标的而设立的质押。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担保物权,是为实现担保债权而设立的。股权质押担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债权的安全和质权人的切身利益。因此,设立股权质押的前提是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二十五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