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23最新修正版【全文】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和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受案范围
    第三章管辖
    第四章诉讼参加人
    第五章证据
    第六章起诉和受理
    第七章审理和判决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简易程序
    第四节第二审程序
    第五节审判监督程序
    第八章执行
    第九章涉外行政诉讼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第四条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八条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九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第十条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第十一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章受案范围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该内容由 程济春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9: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