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失物的性质是什么?拾起失物后的义务是什么
释义
    遗失物是指在遗失人意志下暂时失去的财产,只能是动产。拾得遗失物是事实行为,拾得人不必具有行为能力。拾得失物后的义务包括报告义务和保管义务。失物所有人有权要求返还失物,拾得人应当将失物返还给失物所有人。失物具有占有权、唯一性、无权处分性和价值性等特点。重新占有必须通过他人的民事行为。
    法律分析
    遗失物是指在遗失人意志下暂时失去的财产。遗失的财产只能是动产。拾得遗失物是事实行为,拾得人不必具有行为能力。第二,拾得失物后的义务是什么?
    1。报告义务: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应当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2。保管义务:遗失物交有关部门前,拾得人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返还义务:失物所有人有权要求返还失物,拾得人应当将失物返还给失物所有人。第三,失物有哪些特点。遗失的财产只能是一种财产,不能是某种权利,如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而丢失的财产又不能由人来控制,如阳光等。遗失物的定义体现在占有上。例如,如果a丢失了一部手机,那么此时该手机被定义为丢失的财产,因为a已经失去了对该手机的占有权,也就是说,a已经失去了对该手机的实际控制权。这是区分失物和埋藏物的核心特征。丧失占有权不影响对遗失财产的辨认。所谓意义占有,是指原主人根据记忆的意义表达而持续的虚拟占有状态。遗嘱是否占有只是区别于遗忘财产和非遗忘财产的遗失物,而不是区别于遗失物和其他财产的特征。因为被遗忘的财产是一种遗失的财产。比如,a忘了把背包放在车上,因为忘了,a失去了占有的意义。但是,如果一个背包不小心丢了,那么一个背包在不断寻找背包的过程中仍然有着有趣的占有,但是这个背包仍然被认为是失物。
    4。遗失物的重新占有必须通过他人的民事行为。例如,一个孩子丢了一部手机。如果手机被a发现,则从手机丢失到找到手机这段时间内,手机处于失物状态。这时,a发现了,不用说,a又重新占有了手机;然而,除非a能通过自己的民事诉讼找回手机,否则如果此时被B捡到,无论B今后会做什么样的行为,无论是收入还是处罚,手机对a来说始终是一笔损失的财产。
    结语
    遗失物是指在遗失人意志下暂时失去的财产,只能是动产。拾得遗失物是事实行为,拾得人不必具有行为能力。拾得失物后的义务包括报告义务和保管义务。失物具有以下特点:只能是一种财产,不能是某种权利;不能由人来控制;失物定义体现在占有上;丧失占有权不影响对遗失财产的辨认。遗失物的重新占有必须通过他人的民事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t第二百六十四条\t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22)\t第四条\t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参照各地确定的盗窃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执行。
    公安部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1983-03-12)\t第八条\t使用上述管制范围内刀具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使用保管制度,加强刀具的管理和检查,确保安全。持有上述刀具的个人,对刀具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赠送、转借他人使用。发现丢失、被盗,要及时报告公安保卫部门。凡因保管不当,造成丢失、被盗,而酿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领导的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