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审计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审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审计依据和审计内容。重点讨论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审计重点,包括不兼容岗位的混合岗位、资产业务授权审批制度、资产业务决策程序和固定资产购建计划的审计。审计目标是确保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促进企业防范和控制资产管理风险。 法律分析 审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是对企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活动。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防范资产管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建立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机关或者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检查。内审部门或人员应检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审计依据 资产管理控制的审计依据不仅应包括国家有关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手册中有关资产管理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国家、行业协会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审计规范和标准。审计目标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审计目标是确保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促进企业防范和控制资产管理风险,包括: (1)验证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是否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2)确认资产管理业务是否合法合规。 审计内容 由于审计主体、审计要求和审计方法不同,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审计内容也不同。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采用传统的综合审计方法,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应以资产管理风险为导向,审计设计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及其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资产管理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各控制环节的风险是否得到有效防范,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是否随着业务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资产管理内控审计的重点是: 首先检查是否存在不兼容岗位的混合岗位,如办理资产购买业务和资产查询业务的岗位是否分开,办理签约谈判业务和合同审批业务的岗位是否分离。 二是检查资产业务授权审批制度执行是否严格,程序是否健全,权限划分是否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三是检查资产业务决策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决策是否科学、民主、程序,决策过程中是否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以及决策责任制是否到位。四是检查是否按批准的固定资产购建计划、方案、合同、协议进行建设,是否擅自变更原计划、设计方案,决算是否超预算、预算是否超预算,是否组织验收委员会(或小组)进行验收,验收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 拓展延伸 审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内部控制旨在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有效性和合规性,而审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则是其中的一种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主要关注企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旨在提高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审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清查: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资产清查制度,确保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审计人员应当对资产进行盘点、核对、记录,及时发现并纠正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资产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规范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和处置等环节。审计人员应当审查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 3. 资产安全控制:企业应当加强资产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防盗性。审计人员应当对资产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 4. 资产使用控制:企业应当规范资产的使用,确保资产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审计人员应当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当使用行为。 5. 资产处置控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资产处置制度,确保资产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审计人员应当对资产处置情况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处置不当的行为。 审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资产管理的风险和问题,提高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结语 审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重要活动。企业应建立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内审部门或人员应检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审计依据不仅包括国家有关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手册中有关资产管理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国家、行业协会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审计规范和标准。审计目标是确保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促进企业防范和控制资产管理风险。审计内容采用传统的综合审计方法,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审计重点包括检查是否存在不兼容岗位的混合岗位,检查资产业务授权审批制度执行是否严格,程序是否健全,权限划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检查资产业务决策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决策是否科学、民主、程序,决策过程中是否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以及决策责任制是否到位,检查是否按批准的固定资产购建计划、方案、合同、协议进行建设,是否擅自变更原计划、设计方案,决算是否超预算、预算是否超预算,是否组织验收委员会(或小组)进行验收,验收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 律 责 任 第二百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