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迟迟不判决该怎么办
释义
    (1)多和执行员沟通,看是否有中止执行的裁定、是否法院院长批准了延长执行,询问执行缓慢的原因,尽量和执行员协商解决。
    (2)尽量查找并向执行员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的准确情况,争取早日拿到执行款。
    (3)如果法院无故拖延执行,可以向上级法院反映。
    1、因为涉及法院的相关人员,首先可以申请回避,当然这一做法起到效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不管审判结果是如何的不公,都得尽快结案,因为这份判决书是你进行下一步权利救济的前提。民事诉讼是有期间的,法定期间一般是六个月,如果法官恶意地拖延时间,超过法定期间,那么你也可以法官滥用职权和拖延办案,贻误工作(《法官法》第三十二条 )为由向其上级反映,《法官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整个法院都为此包庇,那么向上一级法院反映,只要上级法院重视的后果是对于此法院是不容忽视的。这一做法要注意的是,关于期间的耽误的原因,法官很可能说是当事人的原因,所以你们在诉讼中例如证据的提交等等要积极。
    3、在法院作出判决后,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或向检察院申请其介入审活动中。《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4、如果一切合法的途径都不行的话,可以使用当前流行也是作为法治社会最无奈的方法,寻求新闻媒体帮助。
    法院判决书多久下来:
    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规:法院生效的判决书从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联网全面公布,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晒”的4类判决书外,公众均可随时查阅。
    1、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审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复杂的可以延长六个月,一审简易程序审限为三个月;
    2、案件的审判程序不是开一次庭就能搞定的,一般要经过多次开庭审理(如果是简单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可能一次开庭就能解决问题),查清案件事实,只有查清案件事实并有相关证据证明时,法院才可以宣判,而且即使是当庭宣判,法院也来不及当场作出判决书,所以一个案件定期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判决书,定期宣判的,立即发判决书。
    作为原告的你起诉之后,是需要经过法院进行审查的。如果审查后符合起诉条件的规定,会对你的案件进行立案登记。可想而知,原告起诉行为,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程序的启动,起诉经法院审查并立案登记后,诉讼程序才会真正的启动。关于立案问题,国家有对应的“立案登记”制度,是指法院经过审查,认为原告的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从而决定予以立案审理的行为。
    首先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一般而言,对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法院只是从形式上审查。审查的也是作为原告所递交的起诉状上所涉及的各个事项,是否存在遗漏或者错误。一旦出现遗漏或者错误问题,应当及时通知原告予以补充。实务中最常见的关于被告人信息的问题。如果说被告的信息不够,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那么就应该告知原告及时补正。但是如果原告经过补正后仍然没办法明确被告的信息,法院会依法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当然还有些原告人情绪过于激动,直接在起诉状当中就夹杂着谩骂或者人身攻击等词汇、字眼,法院会对这种情形进行告知,要求修改好后再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七十二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