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行政诉讼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提起行政诉讼时如果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并且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法院可以中止案件的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第八十七条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六)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七)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多长 申请行政复议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行政复议是一种维权途径。不过很多人对于行政复议的相关的规定不太了解,比如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有规定的,如果过了相关的期限,行政复议部门是可以拒绝受理的。 如果你想提前行政复议,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但需要注意其他法律规定,如果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少于60日的,这是就出现法律衔接的问题,尤其当你被告知过了时间不能复议的时候,最好找个申请行政复议专业的律师咨询一下。 另外,申请行政复议第一步需要做些什么也显得非常重要,申请行政复议你需要做以下几点: 1、知道自己要复议的事项; 2、知道要向哪个行政部门申请; 3、要有一份申请书。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提起行政诉讼时如果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并且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法院可以中止案件的诉讼。
该内容由 何丽霞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