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自首?具备哪些情节可以以自首论?对于自首的应当如何处理? |
释义 |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自首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犯罪事实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以前,或者犯罪事实虽被发现,但不知何人所为,或者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已被发现,但是尚未受到司法机关的期间还可以争取自首。这样规定为犯罪分子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在法定刑的幅度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犯罪较轻的,也可以免除处罚。我国法律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鼓励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不仅自己可以得到从宽处理,同时也为司法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自首跟被逮有什么区别 自首和逮捕没有直接关系,逮捕是对犯罪分子的抓捕行为。自首一般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逮捕的犯罪分子是要按法律相关规定作出处罚而不会减轻处罚。 二、一般自首的时间要求是什么时候 在犯案以后公安机关发现之前都属于可以自首的时间,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自首是需要自动投案的,自动投案的认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审查:一是时间;二是方式和动机。自动投案的时间既可以是犯罪事实发觉以前,也可以是犯罪事实被察觉之后。关键在于犯罪分子须自动投案。犯罪分子自动投案说明其有认罪悔改,愿意接受惩处,从司法实践中看,将自首时间限制的太窄,不利于分化瓦解犯罪,争取犯罪分子走自首的道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