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权代持的法律性质 |
释义 | 在此种情况下,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往往仅通过一纸协议确定存在代为持有股权或股份的事实。如果说股权代持还带有一定模糊性的话,股权信托则是一个较早为人们所熟知并被很多信托投资公司应用的概念。股权信托是指委托人将其持有的某公司的股权移交给受托人,或委托人将其合法所有的资金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该资金定向投资于某公司,受托人因持有某公司的股份而取得的收益,归属于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 虽然股权信托与股权代持都是委托人将股权委托给名义持有人持有,但股权代持相对于股权信托的概念外延要宽泛许多,如股权信托关注的是股权的收益,而股权代持则更多关注股权持有方式的隐蔽;股权信托注重信托人的具体管理运作,而股权代持多注重股权的归属;股权信托可操作的空间受到很多限制,目前信托投资公司也多用于职工持股中,而股权代持方式有多种多样,操作更加灵活。股权信托在证监会的文件中多有涉及,也非本文重点,故在此不多赘述。 股权可以代为持有,股权代持是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股权代持协议指代为持有股份、享有股权的委托协议书。 对于每家公司来说,委托持股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委托持股,是一种形式。公司法也有详细的规定和介绍。在公司中,法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地位,不能随意更换和变更。 一、代持协议合法吗 代持协议是“实际股东”和“名义股东”之间关于代持股权行为的权利义务约定,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份代持协议对委托方、受托方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受托方是无法反悔不认账的。如果受托方反悔,实际股东可以凭“代持协议”到法院起诉,拿回属于自己的股权。 但是,这份“代持协议”对第三方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受托方自己有债务,那么他的债权人可以起诉、查封受托方名下的全部资产,包括这些代持的股权。发生这种情况,受托方拿出“代持协议”试图证明股权是代持的、不是自己的资产,要求解除查封,法院一般很难支持。如果代持股权被拍卖,实际股东也不能凭“代持协议”提出执行异议。法院一般只认工商注册登记的资料,工商注册登记在谁名下,就是谁的资产。代持协议不能对抗独立第三方。也正是这个原因,因此在委托他人代持股权时,对受托人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对那些债务比较多、或者未来可能有巨额债务的人要回避。另外,签署代持协议时,最好有受托方的直系亲属也签署确认,以免发生意外情况时不认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