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范围
释义
    社区矫正法规定了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和执行地,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都适用社区矫正。执行地一般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或经常居住地,如果无法确定或不适宜执行,应根据有利于矫正和融入社会的原则来确定。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可以委托相关机构进行调查评估,提供意见供决定参考。
    法律分析
    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五种罪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十七条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时应当确定社区矫正执行地。
    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经常居住地为执行地。
    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或者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根据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则,确定执行地。
    本法所称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是指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和依法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
    第十八条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委托社区矫正机构或者有关社会组织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社会危险性和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意见,供决定社区矫正时参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当提供必要的协助。
    拓展延伸
    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分类与标准
    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分类与标准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标准进行界定和规定。一般来说,社区矫正适用对象包括轻微犯罪分子、初犯者、非暴力犯罪分子等,具体分类可根据犯罪性质、危害程度、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划分。同时,社区矫正的适用标准也涉及个人特征、犯罪动机、犯罪背景等方面的考量,以便确定适合进行社区矫正的对象。通过明确适用对象的分类和标准,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矫正效果,保障社会安全和犯罪分子的改造。
    结语
    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五种罪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十七条,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在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时,应确定社区矫正执行地。社区矫正执行地一般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或经常居住地。若无法确定或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应根据有利于矫正对象接受矫正、融入社会的原则确定执行地。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可委托社区矫正机构或相关社会组织进行调查评估,提供意见参考。明确适用对象的分类和标准有助于科学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高矫正效果,确保社会安全和犯罪分子的改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五章 教育帮扶 第四十三条 社区矫正对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社会救助、参加社会保险、获得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社区矫正机构对于有正当理由的,应当批准;对于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可以根据情况,简化批准程序和方式。
    因社区矫正对象迁居等原因需要变更执行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变更决定。社区矫正机构作出变更决定后,应当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和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并将有关法律文书抄送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将法律文书转送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5: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