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中一方死亡怎么赔偿 |
释义 | 没有法律依据要赔偿对方。 严格地说,合同的一方主体死亡的,合同就失去了权利的接受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因此合同自动中止,由于合同行为是双方的自愿行为,而且合同之前是合法有效的,因此合同不会当然失效,死亡一方的财产继承人可以依据自已的意愿选择是否继续履行和承担合同的义务和权利,即变更合同主体继续履行合同,如果不愿意继续履行的,作为财产继续人还是负有合同的附随义务,承担合同终止后的财产返还和赔偿等相关的责任(当然是在继承的财产范围内)。 一、终止合同有哪些条款? 终止合同的条款有: 1、合同到期后的自然终止; 2、合同中有显失公平的条款; 3、合同中存在欺诈行为,并对当事人造成直接利益损害; 4、合同当事人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且经双方协商后解除合同; 5、合同一方自然人死亡,且财产继承者不愿继续履行合同的; 6、其他不可抗因素导致合同内容无法实行的。 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 二、合同签了能不能毁约 合同签了也能毁约,但是,违约方需要对此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按照法律规定,违约方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但存在法定变更或合同无效的情形时,是可以反悔的。合同一旦签订,即产生法律效力。如果该合同有与法律相悖的条款,该条款即自始无效。 合同签订后违约的处理办法如下: 1、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不论违约方是否情愿,只要存在继续履行的可能性,非违约方就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原合同约定的义务; 2、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不管是否发生了损害,只要有明确约定,违约方就应当支付违约金; 3、定金责任,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4、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57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