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监控录像定罪是否可信? |
释义 | 录像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不能直接定罪。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只要有其他证据能证明其犯罪行为的,可以作为定罪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都可以作为证据。但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法律分析 不抓现行凭录像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不能直接以此定罪。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只要有其他证据能证明其犯罪行为的,是可以作为证据来进行定罪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拓展延伸 监控录像是否是唯一能够定罪的证据? 监控录像在犯罪案件中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之一,但并不一定是唯一能够定罪的证据。定罪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包括目击证人的证言、物证、鉴定报告等。监控录像可以提供重要的视觉记录,有助于还原案发过程,识别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从而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然而,监控录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画面模糊、角度有限等问题,可能无法完全呈现全部细节。因此,在法庭上,法官和陪审团会综合考虑所有证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以便做出公正的定罪判断。 结语 监控录像在犯罪案件中是重要的证据之一,但并非唯一定罪的依据。定罪需要综合考虑其他证据,如目击证人、物证和鉴定报告等。监控录像能提供视觉记录,有助于还原案发过程,识别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提供有力支持。但监控录像也有局限性,如画面模糊、角度有限等。因此,法庭会综合考虑所有证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做出公正的定罪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一百二十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七节 假释 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百四十六条 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