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间谍罪的主观要件? |
释义 | 间谍罪是指参与间谍组织或接受其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不以实际危害结果为要件,行为人的动机多样,构成间谍罪的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承担间谍罪责任,本罪侵害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障。 法律分析 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间谍罪是行为犯,并不以实际上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成立的要件,只要实施了间谍行为,即构成本罪。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行为人明知是间谍组织,或者明知是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等等而参加或者予以接受。至于行为人的动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出于图财,有的出于贪恋美色,有的出于出国或探亲方便,有的出于贪生怕死,有的出于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等等。无论行为人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都不影响该罪的构成。 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是中华裔工程师间谍罪成立将获刑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法人不能成为间谍罪的犯罪主体。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境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的境内组织、个人,但本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而本条并未对单位犯罪作出规定。因此,单位不能成为间谍罪的犯罪主体。若发现机构、组织实施间谍行为的,其法律责任应由直接责任人员承担。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安全是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是将维护国家安全摆在首位,以巩固自己的政权。 结语 间谍罪是一种严重侵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无论动机如何,只要参与或接受间谍组织的任务,即构成该罪。犯罪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间谍罪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这关系到国家的独立自主和政权的巩固。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坚决打击间谍活动,保卫国家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六条 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 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