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亲去世后,银行如何处理贷款? |
释义 | 父亲死亡后银行贷款应由继承人在遗产范围内偿还,超出范围的债务可放弃偿还责任;贷款担保方式包括抵押、质押和保证;遗产继承比例一般平均分配,特殊困难继承人可照顾,有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 法律分析 一、父亲死亡后银行贷款如何处理 1、父亲死亡之后其银行贷款应当由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偿还; 2、但是对于超出遗产范围的债务,继承人不需要偿还,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则也不需要承担债务的偿还责任。 3、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二、贷款担保的方式有哪些 1、抵押担保 借款人以所购自用住房作为贷款抵押物的,必须将住房价值全额用于贷款抵押;以房地产作抵押的,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签订书面抵押合同;借款人对设定抵押的财产在抵押期内必须妥善保管,负责维修、保养、保证完好无损的责任,并随时接受贷款人的监督检查。对设定的抵押物,在抵押期届满之前,贷款人不得擅自处分;抵押期间,未经贷款人同意,抵押人不得将抵押物再次抵押或出租、转让、变卖、馈赠。 2、质押担保 采取质押方式的,出质人和质权人必须签订书面质押合同,质押合同至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本息时中止;对设定的质物,在质押期届满之前,贷款人不得擅自处分。质押期间,质物如有损害、遗失,贷款人应承担责任并负责赔偿。 3、保证担保 借款人不能足额提供抵押(质押)时,应有贷款人认可的第三方提供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保证人是法人的,必须具有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能力,且在银行开立有存款账户。保证人为自然人的,本息有固定经济来源,具有足够代偿能力,并且在贷款银行存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保证人发生变更的,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担保手续,未经贷款人认可,原保证合同不得撤销。 综上所述,人有不测风云,有些时候,人们向银行借贷后可能遭遇意外事故死亡。如果贷款人死亡,不是说就不用偿还贷款。其有遗产的话,应该用遗产来偿还,遗产的继承人承担这部分。而贷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一方死亡另一方应该继续偿还。 三、父亲死亡后遗产继承比例 父亲死后遗产的继承比例如下: 1、一般应当在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均分配。 2、对于有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 结语 在父亲死亡后,银行贷款的处理方式需根据继承人的情况而定。继承人应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偿还银行贷款,超出遗产范围的债务则无需偿还。法律规定了继承人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税款和债务的责任,超过部分的偿还是自愿的。此外,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也无需承担债务清偿责任。贷款担保方式包括抵押、质押和保证,每种方式都有相应的约定和责任。对于遗产继承比例,一般应在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均分配,但对于有特殊困难或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予以照顾。此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或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人也可以多分遗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15修正):第四章 贷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 第四十条 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前款所称关系人是指: (一)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 (二)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15修正):第四章 贷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 第四十二条 借款人应当按期归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借款人到期不归还担保贷款的,商业银行依法享有要求保证人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或者就该担保物优先受偿的权利。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内予以处分。 借款人到期不归还信用贷款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15修正):第四章 贷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 第三十五条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