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进行著作权侵权诉讼的举证? |
释义 | 通过采用“实质性相似加接触原则”,可以初步认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存在。证据可以包括原告和被告软件的程序和文档的比对,最好经过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此外,证明被告接触了原告软件的程序和文档的证据也可以是原告软件开发人员跳槽到被告单位工作。最后,赔偿数额应包括实际损失和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法律分析 司法实践中采用“实质性相似加接触原则”,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诉讼为例,如果有证据能证明原告软件和被告软件是相同的或构成实质性相似,并且被告接触了或有可能接触了原告的软件,就可以初步认定侵权行为的存在。 那么我们一般会举哪些证据呢? (1)原告软件的程序和文档; (2)被告软件的的程序和文档; (3)原告和被告的软件的程序和文档经比对后是相同的或实质性相似的证据,此证据最好申请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做司法鉴定,鉴定结论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4)被告接触了原告软件的程序和文档,只要能证明有接触的可能性就可以,比如原告的原软件开发人员跳槽到被告单位工作。 (5)证明原告的实际损失数额。首先要根据实际损失要求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时,可以按照被告的违法所得要求赔偿。这是个递进的关系。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原告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拓展延伸 著作权侵权案件中的证据收集与使用策略 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证据的收集与使用策略至关重要。首先,应当明确侵权行为的具体细节,确定需要收集的证据类型,如侵权作品的复制品、证人证言等。其次,可以通过调取网络记录、购买证据、委托鉴定等方式收集证据。在使用证据时,需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此外,应充分准备与证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判例,以便在举证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驳斥对方的反驳。在著作权侵权诉讼中,合理的证据收集与使用策略能够为案件胜诉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诉讼中,证据的收集与使用是关键。可以通过比对程序和文档、申请司法鉴定、证明接触可能性以及确定实际损失数额等方式来支持侵权行为的认定。在收集证据时,应注意合法性和可信度,并准备相关法律规定和判例作为支持。合理的证据策略将为著作权侵权案件的胜诉提供有力支持。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证据种类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