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安全生产风险抵押 |
释义 | 安全生产风险保证金是一种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主要用于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救援、救灾和善后处理等费用。根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管理暂行办法》,省级安监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将结合企业产量、销售收入等综合因素确定风险抵押的具体存放金额,并规定了不同企业等级的风险抵押金额。发生事故后,企业需要承担应急救援、救灾和善后处理等费用,原则上由企业先行支付。如果企业负责人发生事故后逃逸,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抢险救 法律分析 安全生产风险保证金是一种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将资金以法人或合伙人名义存入特定专用账户,主要用于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救援、救灾和善后处理等费用。为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心,确保事故抢险救灾顺利进行,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7月联合制定下发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管理暂行办法》,自当年8月起实施。根据《暂行办法》,省级安监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将结合企业产量、销售收入等综合因素确定风险抵押的具体存放金额:小企业不低于30万元;中型企业不低于100万元;大型企业不低于150万元;特大型企业不低于200万元。原则上最高储存金额不超过500万元。根据《暂行办法》,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救灾和善后处理等一切费用由企业承担,原则上由企业先行支付。需要使用风险抵押的,应当经同级安监部门和财务部门批准,并由代理银行办理。 暂行办法强调,企业负责人发生事故后逃逸,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费用的,由省、市、县三级安监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同级可以根据需要将部分或者全部风险保证金转入应急救援、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风险抵押实行分级管理,省、市、县级安监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按照属地原则共同负责;企业当年无事故,未使用风险抵押的,自然结转,明年不再增加存量。发生事故,当年使用风险抵押的,同级安监部门、财务部门应当重新核定企业应当存储的金额,并及时通知企业;企业应当在通知发出后一个月内补足风险抵押;企业依法关闭、破产或者转业的,经企业提出申请,经同级安监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后,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自主控制其风险抵押专用账户余额。 风险抵押应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安监部门、同级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挪用风险抵押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拓展延伸 安全生产风险抵押是指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企业需要向政府或其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缴纳一定金额的押金,用于赔偿因安全生产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那么,如何分配这些风险责任呢?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的资金应当用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等方面。同时,企业应当将押金用于安全生产方面的事故预防、应急演练和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等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与政府或其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签订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此外,企业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管理制度,明确押金的缴纳标准、使用范围和程序,确保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的有效实施。 总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企业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合理分配风险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2-08)\t第八十二条\t当事人对最高额抵押合同的最高限额、最高额抵押期间进行变更,以其变更对抗顺序在后的抵押权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2-08)\t第七十九条\t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 同一财产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时,留置权人优先于抵押权人受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2-08)\t第七十三条\t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抵押物的价款低于抵押权设定时约定价值的,应当按照抵押物实现的价值进行清偿。不足清偿的剩余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