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去世后,公产房归属问题 |
释义 | 公房承租人去世后,房屋不能作为财产继承和分割,但可以由同住人或亲属继续承租。承租人的确定需要与共同居住人协商,并取得同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在共同居住人中选择变更承租人。如果共同居住人中没有本市常住户口的人,继续承租人的选择需要与在本市有常住户口的配偶和直系亲属协商一致。对于公产房的转让和转租,需要向市直管公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签订相关协议。 法律分析 公房承租人去世后,该房不能作为承租人的财产进行继承和分割,其所有权人是国家或集体,虽然不能作为财产继承,但法律规定可以由同住人或其他亲属继续承租,这是实际意义上的公房承租权的继承。 公房承租人死亡,确定承租人有几个方面的明文规定: 1、公房承租人生前是该市常住户口以及共同居住人常住户口与公房承租人一致,选继续承租的前提是必须与共同居住人协商并且取得同意; 2、不能与之协商一致的,可在共同居住人中变更承租人,例如原承租人配偶、子女、父母等,对于其他人则由在他处住房的基本情况、该处居住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决定。 3、其生前在本处无本市常住户口的共同居住人,由其他在本市有常住户口的配偶和直系亲属协商一致确定的人选继续承租。 老人的房子已确权,假如老人已去世房屋可以子女可以继承。但宅基地是不能继承的。由于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不是该集体成员不得享有,所以城市户口对于宅基地是没有继承权的;而房屋属于父母的财产,子女可以继承。操作方式就是变卖房屋为现金进行财产继承,宅基地归还原农民集体。 公产房办理程序: (一)申请:向市直管公房管理部门提出经同户居住成年使用人共同签字同意的转让转租书面申请,如实申报转让转租价格,经初审同意后领取市房产管理局统一印制的《公有住房使用权转让、转租申请审批表》。 (二)签订协议:转让转租双方当事人签订转让转租协议。如公有住房使用权的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由市直管公房公司收购的,市直管公房公司将与转让人签订转让协议。 (三)受理:公有住房使用权转让当事人向市直管公房管理部门提交《公有住房使用权转让、转租申请审批表》,同时提交以下资料: 结语 公房承租人去世后,房屋不能作为承租人的财产继承和分割,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然而,根据法律规定,同住人或其他亲属可以继续承租,这是公房承租权在实际意义上的继承。根据明文规定,确定继承承租人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与共同居住人的协商和同意,以及在本市有常住户口的配偶和直系亲属等。对于宅基地的继承,城市户口没有继承权,而房屋可以由子女继承。办理公产房转让或转租需要提交相关申请和资料,并签订转让转租协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