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纠纷中假公章如何认定 |
释义 | 合同纠纷中假公章的认定,往往从与备案印章、曾经使用印章是否一致,是否被他人冒用、私刻、伪造角度来认定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使用假公章,或同时经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签署,一般应认定合同成立并生效。 一、私刻公章罪是指什么 私刻公章罪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私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以下情形予以立案: 1、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 2、刻字业违反管理规定承制公章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如果私刻、伪造、变造公章,则应以扰乱公共秩序罪论处。 二、伪造公司印章罪立案标准 伪造公司印章罪立案标准问题:伪造公司印章罪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罪的范畴,只要行为人在没有办理合法手续的前提下,伪造了公司印章就构成犯罪,可以立案。即使行为人没有构成任何危害结果,只要私自刻印依法处于存续期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刻制的以文字、图记形式表明与该主体具有同一性的公章和专用章,以及代表该主体的法定代表人的名章,均可以认定构成伪造公司印章罪。 三、合同签字盖章应注意哪些问题 合同签字盖章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签字盖章前,应该对合同文本进行最终审查; 2、合同的签字人应当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委托代理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由其代表人签字。代理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或者其他授权委托书,否则应当由法定代表人签字; 3、合同的盖章既可以是单位公章,也可以是合同专用章,但不能加盖单位内部职能部门的印章,只有公章和合同专用章才能对外。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行为人盗窃、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私刻单位的公章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占有、使用、处分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构成犯罪的,单位对行为人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