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刑法谦抑性的理解 |
释义 | 通俗的说就是能用其他法律解决的就不用适用刑法了。立法者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刑罚替代措施,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抗制犯罪。 一、刑法的谦抑性是什么呢? 1、刑法的谦抑性主要发生当出现刑罚无效果、可以他法替代、无效益等情况时才会使用。 2、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律。 二、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 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随意擅断。 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 3、明确化,即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三、刑法的谦抑性原则是什么意思 1、谦抑性也就是刑法的必要性,刑法歉抑是适应社会矛盾变化、构建和谐社会及保障人类自由权益的需要,它是一种信念,而非法定意义上的原则。体现出来就是非罪化和轻刑化。 2、谦抑性原则,又称必要性原则。指立法机关只有在该规范确属必不可少――没有可以代替刑罚的其他适当方法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律秩序的行为设定成犯罪行为。 3、通俗的说就是能用其他法律解决的就不用适用刑法了。立法者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刑罚替代措施),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抗制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