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剥夺政治权利的具体措施 |
释义 | 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及其执行机关。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政治性,由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监狱管理机关在刑法规定下执行,公安机关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完毕后应恢复被剥夺的政治权利。 法律分析 我国刑法中的剥夺政治权利,是以剥夺政治权利这种资格为内容的,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剥夺政治权利由以下一些机关执行: 一、由监狱管理机关执行。 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判决生效后,即送往监狱接受教育改造和强制劳动改造,在主刑执行期间,监狱管理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施行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罪犯在主刑还未执行之时,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已执行完毕,就失去了对罪犯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教育、警戒作用。 二、由公安机关执行。 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是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其主刑的,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法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从主刑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日起执行附加政治权利。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监狱在主刑执行完毕或者罪犯假释时,应将其剥夺政治权利的起止期限在释放证或者假释证上注明连同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一并转交其居住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在其居住地公布,待其执行完毕时应当宣布,恢复其应享有的政治权利。 拓展延伸 政治权利剥夺的法律程序和实施方式 政治权利剥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某些特定情况下的个人或团体采取的一种限制行为。其法律程序和实施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或相关机构需依法确定剥夺政治权利的程序,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其次,政治权利剥夺应符合法定条件,例如在犯罪行为中,根据法律规定判决剥夺政治权利。此外,政治权利剥夺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暂停选举权、参政权、言论自由等,以及限制政治活动的自由。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权利的平等和合理性,避免滥用权力。政治权利剥夺的法律程序和实施方式的确立,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法律的权威。 结语 政治权利剥夺在我国刑法中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由监狱管理机关和公安机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仅在主刑执行期间有效。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监狱应在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时将其剥夺政治权利的起止期限注明,并转交给居住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公布并在执行完毕时恢复其政治权利。政治权利剥夺的实施应符合法定条件,确保程序合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权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2018修订):第四章人民法院的人员组成第五十条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负责法庭警戒、人员押解和看管等警务事项。 司法警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十一章宣传教育第六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手段,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宣传教育,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鼓励公民踊跃参战支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拥军优属和慰问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抚恤优待工作。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网络传媒等单位,应当按照国防动员的要求做好宣传教育和相关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