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安乐死会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释义
    本文介绍了安乐死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安乐死在法律上的争议。作者认为,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法律分析
    对于鼓励安乐死的行为,应该将其视为故意杀人罪。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的痛苦,受患者嘱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不作为的安乐死与作为的安乐死。不作为的安乐死(消极的安乐死),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撤除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作为的安乐死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本来的安乐死、真正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
    (二)是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积极的安乐死),即为了免除患者的痛苦,而提前结束其生命的方法;
    (三)是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间接安乐死)。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事实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就目前来说,人为地提前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还难以得到一般公民的认同;即使被害人同意,这种杀人行为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侵害。特别是在法律对实行积极的安乐死的条件、方法、程序等还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安乐死所产生的其它一系列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为根据宣告无罪。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什么是安乐死
    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我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在我国,救死扶伤是公民的道义责任,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对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应尽量给予医务上的治疗和精神上的安慰,以减轻其痛苦。人为地提前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还难以得到一般国民的认同;即使被害人同意,这种杀人行为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侵害。
    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为根据宣告无罪。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拓展延伸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包括故意杀人、绑架、抢劫、强奸等。而安乐死则是指在病人或者残疾人无法治愈或者极度痛苦的状态下,由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给予药物或其他手段帮助病人结束生命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和安乐死虽然都涉及生命的剥夺,但它们的目的、法律地位和适用条件存在本质区别。故意杀人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其目的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而安乐死则是一种合法的医学行为,其目的是缓解病人的痛苦和痛苦。
    此外,故意杀人罪在法律上属于重罪,而安乐死则属于轻罪。在定罪和量刑上,故意杀人罪也更为严格和严厉。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只有在遵守特定条件和程序的前提下,才可以合法地为病人实施安乐死。同时,任何人不得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语
    虽然安乐死可以减轻患者的不治之症和痛苦,但在法律未允许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作为的安乐死包括三种情况: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和具有缩短生命危险的安乐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提前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依据
    刑法\t第四十九条\t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刑法\t第三十六条\t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刑法\t第二十条\t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