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阻拦结婚犯法吗 |
释义 | 父母通过暴力方式阻拦子女结婚属于犯法行为,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使用暴力、暴力的严重程度、行为人的故意。仅口头阻挠或威胁不构成犯罪,少数民族抢婚习俗也不应当作犯罪处理,但如果情节严重或引起严重后果,则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处理案件时需查明行为人的故意。 法律分析 一、父母阻拦结婚犯法吗 父母通过暴力的方式阻拦子女结婚的,情节严重是属于犯法的行为,会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七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非罪的界限 1、区分暴力与口头阻止或暴力相威胁干涉婚姻自由的界限。 在干涉婚姻自由当中,如果行为人使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仅以口头阻挠或者以暴力威胁及书面威胁等,则属于一般的违反民法典的行为,不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2、区分暴力严重与暴力轻微干涉婚姻自由的界限。根据我国立法精神和实践经验,干涉他人婚姻自由,并非使用暴力即构成犯罪。只有使用暴力严重,阻碍他人行使婚姻自由的权利,才构成犯罪。如果暴力轻微,对被干涉者争取婚姻自由的威胁不大,或者暴力行为对被干涉者的人身危害程度轻微,则不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3、区分本罪与少数民族地区抢婚的界限。在少数民族,有抢婚的习俗,这是一种结婚的方式。对于这种抢婚方式,不应当作犯罪处理。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的人问女方求婚,遭到拒绝,于是纠集多人,用暴力手段把女方抢到自己家中,其情节严重或引起严重后果的,应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论处。 4、从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无干涉婚姻自由的故意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故意才构成犯罪。所以,在处理案件时,必须查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有的案件表面上是使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但实际上行为人并没有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故意。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父母通过暴力干涉子女婚姻自由的行为是犯法的,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然而,在界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非罪时,需要区分行为人是否使用暴力、暴力的严重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口头阻止、威胁干涉婚姻自由不构成犯罪,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抢婚习俗也需根据情节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必须准确查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以确保公正的司法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二条 国家鼓励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共同进行医学检查或者相关健康体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